2009-12-30

Google Reader的快捷键

这篇东西事实上没什么意思,Google Reader的快捷键,在打开Google Reader的时候可以通过“?”呼叫出帮助文件,而且已经支持中文。我花时间打这些字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记住,我要向鼠标告别。

gh      /* 打开Google Reader首页 */
ga      /* 显示所有条目 */
gs      /* 显示已标记星号的条目 */
gt      /* 打开标签选择 */
gu      /* 打开已订阅的RSS */

1      /* 以展开方式预览 */
2      /* 以列表方式预览 */ 
O      /* 打开导航中的订阅 */
X      /* 展开/收起导航 */
N<-->P      /* 向下<-->向上选择(左侧导航) */

j<-->k      /* 上一个条目<-->下一个条目 */
空格/shlft+空格      /* 下一屏 */
n<-->p      /* 下一个条目<-->上一个条目(仅List查看模式) */
o/回车      /* 展开条目(仅List查看模式) */

s      /* 标记所选条目为星号(取消星号) */
S      /* 标记所选条目为共享(取消共享) */
m      /* 标记所选条目为未读(已读) */
A      /* 标记所有条目为已读 */
t      /* 给一个条目设置Tag */
v      /* 查看原文 */
r      /* 刷新 */

(完)

2009-12-27

永别了,2009

难以想象2009年就这么过去了,快得让我不敢相信。小时候似乎不曾想过2009年这么遥远的事,但现在它居然成为过去。有比这更恐怖的吗?

2009年对于我来说是无所事事的一年

我在饱受心理折磨后很不体面但义无反顾地离开那个地方,事实上我离开后那个地方就不存在了,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我想自己证明一把,但结果却是发现自己多么地无能,根本承受不了压力。

我胖了。

我的翻墙技术突飞猛进,就目前来说我几乎感觉不到墙的存在,但我在这方面花了很多时间。

进入了另一个低谷,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干着不属于我的事,享受别人的白眼和自己的无能。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我终于学会使用一种交通工具——天知道我是怎么学会的——从此我有了夺人性命的条件更有被撞死的可能。

说说这个Blog

这一年基本上都在很认真地乱写,这或许又从侧面证明我的人生没什么意义。有一次我在大马路上看到一疯子在那里指天骂地,感觉上非常亲切。我和他是何其相似,都在自己的世界发表意见,一个人。

blogspot.com被封后写起东西来更加随心所欲,以前我怕被定点清除,也怕被熟人看见,现在好了,比写在日记本上还好。

折腾了Blog的新界面,应该说还比较满意,不过以我现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的心情看来有点不合适,太亮了。

学习能力明显降低,没有写什么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可耻啊!

希望

希望在2010年我可以给自己一个喜欢这个世界的理由。

(完)

2009-12-25

junction命令的使用

这几年用windows系统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它没有Linux那种链接,我只能建立一个快捷方式链接到相应的文件夹或文件,但这是一种非常让人不爽的地方,快捷方式作为一个文件有太多的事无法做到了,比如iTudou默认把土豆网的视频下载到C:\Program Files\Tudou\iTudou\user\download目录,我就没有办法通过创建快捷方式把这个目录指定到其它地方。iTudou还可以通过修改uconfig.ini指定下载路径解决,但Dropbox就完全没有办法解决了。在寻找解决方法中却让我意外找到junction.exe这件NTFS链接软件。

junction.exe可以在NTFS硬盘上创建文件夹与文件夹之间的链接,点击新创建的文件夹,可以看到链接到的文件夹的内容,但是文件夹的路径却不会改变。

首先下载junction.exe文件(听说Vista和Windows 7自带这个软件,自己验证),并把junction.exe放到C:\WINDOWS目录。之后就可以在命令提示符输入junction运行。第一次运行会弹出一个对话栏,点击“I Agree”同意,以后就不会出现了。

junction的语法
    junction [-s] [-q] [-d]链接文件夹 目标文件夹
    * “[]”内为可选项
    * -s 递归链接子文件夹
    * -q 不显示错误信息
    * -d 删除

例1:junction d:\downloads\ e:\downloads\
将在D盘建立downloads文件夹链接到E盘的dowmloads文件夹。进入d:\downloads显示的是e:\downloads的文件但地址栏显示“d:\downloads”。

例2:junction -d d:\downloads\
删除D盘的downloads链接文件夹。E盘的downloads文件夹不受影响。

试用了一下发现有两个小问题。

1.依赖于NTFS文件系统,只能在NTFS文件系统上建立链接文件夹,FAT文件系统上的只能文件夹被链接。

2.只能链接到文件夹,不能链接到文件。

(完)

2009-12-22

网络学习的问题

网络上的资源是无限的,网络上有人类所有的知识,网络上有无数的牛人可以充当老师,网络上的教程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更利于理解和掌握,并且这些基本上都是免费的。那么通过网络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完美的事啰?但就我的体验来说并不是这样。

我最近想系统地学习一下vim这个相对复杂的编辑器。入门的话可能只要看千来字的教程(或是一张图片),但要真正掌握,就要看大量的教程和长时间的练习、使用了。我在google搜索“vim教程”,可以找到88500条索引,资源非常丰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1.这些教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重复的。

2.教程的深浅难易不一,初学者难以区分学习起来可能事倍功半。

3.有的教程存在错误,会对学习者造成误导。

4.资源太多、选择太多,人容易变得浮躁。一篇篇链接打开来,这篇看上两行,那篇瞄上眼,大量的时间就这样在一个个链接跳转中流逝了,可知识却一点也没有掌握到。

传统的学习,它的学习对像的质量一般来说会有个保证。虽然也面临选择的问题,但因为选择的对像少,所花的时间必定也少,出版的书籍都有针对一定的群体,内容也是阶梯式的,学习起来更容易事半功倍。

巨量的参差不齐的网络资源使得选择的时间成倍地增加,而选择完教程之后学习的时间并不会比传统的通过书本的学习少,这应该是网络学习所面临的问题罢。

就我的体会,现在的网络更适合解决问题,而不适合系统地学习知识,当对某项知识有一定基础后,在实际的操作中遇到问题,通过网络可以很情事地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但要用一个链接到另一个链接的方式系统地学习一门知识,恐怕成本反而会更大。

我在想,如果我们可以通过维基百科用协作的方式整理人类的所有知识,那么应该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整理出各个知识的完美教程,到那时真正意义上的通过网络学习也许可以实现吧。

(完)

2009-12-19

vim中安装游戏

几乎所有说Emacs是个牛B的编辑器的文章中都会把Emacs的爱管闲事拿出来说事:上网、听歌、发邮件、煮咖啡,当然还包括玩游戏。我没有见到专门讲用vim玩游戏的文章,于是在豆瓣上的vim小组问了一下,Rezilla 给了两个,我把这两个小游戏在Gvim(严格来说是gVimPortable)的安装过程和使用方法简单记录一下。

1.TeTris 俄罗斯方块

安装方法:先到这里http://www.vim.org/scripts/script.php?script_id=172下载 TeTris plugin ,将压缩包中的 tetris.vim 放到 gVimPortable\App\vim\vim72\plugin,在_vimrc中添加这一行“let mapleader = ","”。重启vim,完成。

玩法:
      ,te     开始游戏
      h       左
      l        右
      j        下
      k       旋转
      q       离开游戏
      p       暂停 ,te 继续

vim tetris
(图片:在vim中玩俄罗斯方块)

2.nibble 贪吃蛇

安装方法:先到这里http://www.vim.org/scripts/script.php?script_id=916 下载nibble-2.0.zip,将压缩包中nibble-2.0.zip\plugin 下的nibble.vim放到 gVimPortable\App\vim\vim72\plugin目录下,将压缩包中nibble-2.0.zip\autoload下的nibble.vim放到gVimPortable\App\vim\vim72\autoload目录下。

有可能还要安装genutils.vim以解决一些依赖的库函数,到这里http://www.vim.org/scripts/script.php?script_id=197下载genutils.vim,同样放到gVimPortable\App\vim\vim72\plugin目录下。

玩法
      :Nibble     运行游戏
      h,j,k,l       控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转动
      <C-C>     暂停
      <Space>  继续
      :q            离开游戏

vim nibble
(图片:在vim中玩贪吃蛇)

试玩了一下,发现手指很不灵活,老是按错键,没玩几下就“GAME OVER”了,但我相信只要多加练习,我也会拥有像加腾鹰一样的黄金右手的。

(完)

vim命令图解

vgod制作了一张vim命令图,我无法确定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vim的人能否通过这张图学会vim,但它基本上把vim用到的命令都分门别类地列出来了,在我看来是清楚明了,如果照着这张图演练几次,虽然无法明白“其所以然”,但应该可以操作vim了。

vim-cheat-sheet-full

有兴趣的可以到《給程式設計師的Vim入門圖解說明》下载PDF版本。建议打印出来,练熟它。

(完)

2009-12-13

为gvim安装中文帮助文件

我开始知道gVim它的版本就是7.2,这次想再次尝试gVim发现它的版本还是7.2。看来用个绿色版的就可以,没有必要安装。gVim的绿色版叫做gVimPortable,运行后发现它已经是中文版了,但是帮助还是英文的,于是设置了一下,把过程在这里记录下。

1.到这里http://www.xdowns.com/soft/4/85/2009/Soft_55883.html下载 gVimPortable.rar 。

2.到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vimcdoc/files/下载vimcdoc。当前最新的是1.7.0。所以把vimcdoc-1.7.0.tar.gz下载下来。

3.解压vimcdoc-1.7.0.tar.gz。把其中的doc文件中的文件复制到gVimPortable\App\vim\vim72\doc目录下;把help_cn.vim文件复制到gVimPortable\App\vim\vim72\syntax目录下。

4.在gVimPortable\Data\settings\_vimrs中添加这一行“set helplang=cn”。完成。

像vim、emacs这两个编辑器已经成成神了,我觉得它缺少某个功能,但,最终证明是我自己无知,它实其实是有这个功能的。久而久之发现它们两个真的是无所不能。

其实,对于文本的基本编辑EmEdit基本上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我的需要,有些时候用起来也更方便。之所以想认真学习一下vim是因为最新无聊得蛋疼,同时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也不想让手离开打字区,最后就是想学个在各个平台都一样的编辑器,这样就不用去适应各个不同的编辑器了。希望这次可以把vim拿下吧。

(完)

惠州游记

11月7日和8日去惠州玩了两天,本想回来立马把旅途中所感记下来,可一拖就是一个多月,再不写恐怕连点印象残渣都没剩下。估计这辈子恐怕也没机会再去一次了,于是决定还是写几个字,免得以后什么都记不起来。

一、罗浮山

罗浮山应该是个很漂亮的地方,整体修饰得很整洁,适合居住,也就难怪那么多人民公仆把它当作疗养地。但一路走下来我并没有觉得罗浮山有什么奇山异水、有什么仙气。“冲虚三古观”不大,内容倒不少。在“东江纵队纪念馆”我第一次看到了真枪,虽然长满锈。在山门口第一次见到“饭市”这个词。只是在山下走走,并没有去到山顶。

二、惠州西湖

虽然我也不以为惠州西湖有多么多么漂亮,但它确实是我长这么大见过的最漂亮的湖了。西湖的水,西湖的山,西湖的塔,西湖的秀美,不是一个像我这样匆匆的游客可以领悟的,只有带着闲适的心情才能完全体会。感觉上惠州人把西湖的重点放在苏东坡身上,但一看到他们雕的苏东坡雕像我就恶心得不得了。关于王朝云的早先已经写了一篇

三、永记生态园

作为一个见过猪跑的人,我觉得永记生态园稀疏平常。我在塑料大栅里对各种瓜果是左摸摸右摸摸,走出大栅时发现门口有一块牌子写着“摸一次,罚款200元”。我晕!

四、巽寮湾

发现海风原来是那么腥,发现我原来晕船。巽寮湾的沙滩果然很漂亮,不过据当地人讲,沙滩、海岛都已经卖给私人了,所以我见到的是被围起来的一段不足百米的海滩。我对当地人的印象极差,势利、贪财,游客到了那都是网中鱼。

五、惠州女人

从进入惠州我就在寻思用个什么样的可以形容一下这里的女人,只怪我的词汇量太少,想来想去只有“粗壮”一个词合适。没有见到符合现在标准身材的女人,基本上都要多出半个身位。也不知是不是我在惠州的时辰不对还是怎么,完全没见到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年轻少艾,见到的不是成熟的少妇就是未成年的女童,就是这些也没有一个让我惊艳的,全都是庸姿俗粉。

六、导游MM

导游妹妹身材小巧玲珑,有点儿婴儿肥,口齿灵利,说起话来眼睛一眨一眨的,电力十足,我坐在车尾都顶不信,不知道前面的人如何受得了。导游妹妹说她出一次团,两天可以瘦四斤,因为她都不吃不喝的。说来也是,当我们在酒店里海吃海喝的时候,他们是没份的。导游妹妹是湘妹子。

记忆已经模糊,就写到这吧。这次就不上图了。

(完)

2009-12-11

韩山师范学院动漫周

听说梁咏琪姐姐12月5日去潮州开歌友会,于是又是一次千里奔袭,会同阿灿、阿伟想去看看。没想到这种活动居然是要票的——失望,害我们白跑了一趟。有失必有得,第二天无所事事地闲逛中,误入韩山师范学院,刚好赶上他们的“漫展一周”的cosplay表演。这两条色狼一看到正妹就跑过去合影,于是拍了几张照片。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0001 (12)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图片:韩山师范学院漫展一周

说明一下,我问过他们俩,我能不能把你们的照片带上面具之后发到我的QQ空间啊,他们说不可以,于是我决定把这些照片发到这里。

对于这些漫展的作品我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里面的作品有那么多是中学生的呢?

最后,再来一张我们三个人的合影。拍照的是我,中间的是阿伟,第三个是阿灿。

图片:我们仨

(完)

2009-12-04

译言被封,UCWEB国际版被封

就像我一直都认为的那样,所有的事都是每况愈下的。当我觉得网络封锁已经实现了“天朝局域网”这个伟大的目标时,GFW再一次以实际行动告诉我它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12月1日,我在Twitter上看到译言(http://www.yeeyan.com/)说服务器故障,暂时无法访问,没想到三天后证实被GFW干掉了。译言何幸?译言的创始人是几个工程师,译言的用户大部分是英文学习者,译言的读者多数是像我这样的文盲。译言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政治方面的只是沧海一粟,而即使是这些内容中猛烈的政论也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些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而已。并且,最近几个月连这方面的新闻也已经大大地减少。然而就是这样温顺的译言也难以在屠夫的刀下幸存,面对这样的下场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今早(12月5日),发现UCWEB国际版无法访问Twitter。当opera mini国际版被要求升级时我就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的。对于UCWEB我倒觉得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这是个在天朝统治下的公司,他自己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忽然想起《精武门》中那块“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子,GFW上一定也有着相同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出去”。当电影中的日本人(或假日本人)侮辱中国人的时候,陈真暴走,痛打之;现在中国强大了,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中国人用不着做假日本人就可以直接侮辱中国人了。当中国人侮辱中国人时,你怎么办?我们革命了几十年,终于进到公园里了,却发现连看看公园外面的风景的自由都没有。

有人说GFW不会把所有出口都封了,那样做的成本太大。笨!现在建设GFW的代价会比当时秦始皇建长城的代价大吗?秦始皇有没有因为代价大而放弃建长成?让它建吧,我就是想看它的结果。

不知道Twitter的中文用户、牛博国际的用户、流亡海外的博客们明白没有,最有意义的事不是翻墙出去骂GFW、骂五毛、骂网特,而是把墙外的内容带到墙内。把墙外的内容翻译成“火星文”,去占领百度贴吧、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天涯等国内所有可以发贴的网站。在墙外传播没有意义,并将越来越被边缘化、丑化。想想当你向人提到翻墙是他们就用一种看色情狂的眼神看你的时候。


截图留念

译言网致用户的公开信 (图:译言网致用户的公开信)

(完)

2009-12-03

[转]牛顿

来源:熊博网
作者:金ye

图片:46岁时的牛顿 3月28号是牛顿的忌日,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我们毕竟更关心沈殿霞和张国荣。其实牛顿老师在科学圈里曾经很有权势,被女王封了爵位成了贵族,人称牛爵爷,官至皇家造币局局长兼皇家学会会长。如果阿尔伯特没有辞了以色列总统的话和他有一拼。

说他有权势并不仅是官大,主要是贡献大。如果17世纪就有诺贝尔奖的话,牛顿老师至少能连续垄断4届物理学奖(分光计;力学体系的构建;反射望远镜;万有引力),同时为了表彰他在炼金方面的造诣,再奉送他一届化学奖。而且这孙子鼓捣出了流数术,所以菲尔兹数学奖也要给他。要知道,他的这些发现基本都是在26岁以前获得的,30岁以后牛顿就开始玩票了,成天琢磨上帝和炼金,以及怎样把莱布尼茨搞臭,捎带手的把以前的发现整理成书。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当时的欧洲是如何的一呼万应,敢跟他叫板的只有莱布尼茨和大主教贝克莱。牛老师死的时候,全英国的名流以给他扶柩为荣,全欧洲的名流蜂拥伦敦。来自法国的傻逼文科生伏尔泰在国葬现场大受刺激,回去就写了首诗,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牛顿老师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一辈子没有朋友,也没有结过婚,很可能到死都是处男,关于牛顿是否处男的问题,由于篇幅过长,我将在另一篇文中论证。当然他肯定不会孤独,因为科学的世界里乐趣无限,快感连连。出乎世俗想象的是,科学其实远比任何娘们儿都风骚,玩科学比玩女人爽得多,得到一个成果所获得的高潮强烈而持久,不仅有快感,更有巨大的自我认同感,远胜于那几秒寒颤之后无边的空虚与落寞。所以陈景润其实是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身体弱架不住高潮过度被爽死了。

牛顿老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瞅谁都是傻逼,当然不会真心跟傻逼交朋友。同时在他眼里人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傻逼和巨傻逼两种,所以他对女色没兴趣也就可以理解了。有婚介中心给他介绍过几个名媛,拾掇拾掇都是当王妃的坯子,但一见面就受不了牛顿的牛逼烘烘和不知所云。比如有次相亲,他把姑娘的手指头塞进了烟斗。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愿意交朋友,也没有人真正想跟牛顿当朋友,结交他的人都是有目的的。人们对他只有敬畏和仰慕,并不真的喜欢他。这道理其实很浅显,绝大部分人都热衷于跟比自己傻的人待着,很少有人愿意在人精的身边衬托自己的二逼。所以好多人都喜欢小动物和小孩子,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够傻。不少姑娘一见到小猫小狗小人儿都会迫不及待的搂抱,接踵而至的就是很嗲的说好可爱欧~,听得我阴毛都竖起来了。有时候可爱和憨态可掬的潜台词就是弱智。小猴子也很好玩,喜欢的人就少多了,因为猴子机灵到能戏弄人,那些人没有驾驭猴子的自信。同理,喜欢小孩的都是喜欢他们的单纯与缺心眼,在他们眼里,小孩跟小动物没有本质区别,也都是四条腿走路,露着屁眼随时拉撒。如果遇到一个小天才,3岁就会心算三位数乘法或者知道傻逼二字的正确写法,她们一定会骇破了胆。所以那些喜欢养猫狗的女士们别再标榜自己有爱心了,你们其实比谁都缺德。我从不喜欢猫狗,这是因为我敬畏大自然的生灵而不忍戏弄它们;我也不喜欢小孩,因为我把他们当作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小畜生看待。

大家不喜欢牛顿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乖张。长年在他身边的人回忆说,牛顿在人前只笑过两回,其中一次还是嘲笑:有人问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么老朽,不知道还有什么价值。牛顿闻听放声大笑。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谁都打架。众所周知他从小就有校园暴力的记录,胖子同学不小心踩了他的风车,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了,我们的教科书居然说这是他有志气的表现。长大了不以拳脚论高下,他就雇用枪手大骂莱布尼茨,甚至不惜化名亲自去骂,人品至此真是无以复加。莱布尼茨若不是脸皮厚早就跟纳什一样疯了,而且牛顿老师肯定会拍个片子叫《丑陋心灵》继续恶心人家。

关于牛顿的另一个谎言是他的谦虚,证据就是牛顿老师说过两段著名的话,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边捡石头子。这确实很有迷惑性,我第一次听到后感动的直冒鼻涕泡。但任何话语都是有语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语境是这样的:胡克其实早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而且他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其实是普遍存在的,是“万有”的。第谷早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行星的公转其实是椭圆运动,开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所以科学界对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视。后来数学小狂人牛顿用微积分极其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把他提出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成功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于是胡克大怒,指责牛顿剽窃了自己的成果。牛顿尖酸刻薄的回敬道:是啊,我他妈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这本是一句反语,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气一下。几百年后罗永浩说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这意思。但后人出于塑造完人的目的,只保留了孤立的原话而去掉了语境,变成了一句彻头彻尾的谦辞。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另一段话上:牛顿晚年因为树敌过多,来自欧洲大陆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锐科学家质问他:“牛顿你丫牛逼什么啊?”牛顿此时完全的展现了他科学界大宗师的风度与水平,潇洒的回敬道:“我没有什么牛逼的。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独自玩耍的小孩,偶尔会为捡到几个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若狂,却对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无所察觉。”意思是说你们他妈的连贝壳都看不见有什么资格评价我?几十年的官场毕竟不是白混的,牛老师甩片儿汤话的水平已经到了信手拈来闲庭信步宠辱不惊的境界,所以我们只记住了这一段优美至极、深邃如同诗歌的话语。

牛顿老师人品差,不谦虚,没朋友,按现在的说法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业不会成功。但我们也发现,当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所以那些说自己情商低的所谓天才们,你们没成功只是他妈的还不够聪明而已,怨不着人家情商。要知道牛顿是个遗腹子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到5斤,没吃过 DHA和RHA配方的奶粉。亲娘改嫁后跟文盲姥姥度过无聊的童年,没有任何的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启蒙,7岁上学以前脑子里空空如也,牛妈妈对他的期望仅仅是认识点字然后回家务农。但是牛顿上中学后已经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然后被推荐进了剑桥,20出头就当了卢卡斯教席的终身教授。如果他能活到今天,我一定会请他当熊博网的形象代言人兼吉祥物。

晚年的牛顿除了升官发财再无其他骄傲之处,而且官迷心窍,没退休一直干到85岁寿终。当然他并没闲着,写了150万字的神学著作,同时一心扑在化学事业上,在家里盖了窑子,拿出年轻时搞物理的劲头玩命试验。但这次他的出发点就错了,总是希望从黄铜和煤渣中提炼出黄金。要知道化学反应只能改变分子并不能改变原子,能给原子做变性手术的只能是核反应。他违背了化学定律里的物质不灭原则,所以虾米了。

最后,说两段悼词。一段是他的墓志铭:

伊萨克牛顿爵士
安葬在这里
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
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
彗星轨道与海洋的潮汐
他孜孜不倦地研究
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
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
让人类欢呼
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
伟大的人类之光

另一段是英国诗人写的:

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茫茫黑夜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段总是让我有点感动。

(完)

2009-11-28

11.21矿难,张金光

我的一位年轻漂亮的政治老师曾经跟我们讲过,有一次她去市政府看到门口有一些矿难家属在维权(她当时不是用这个词),她觉得很奇怪,市政府的领导告诉她这些人都是人家花钱顾来的,目的就是威胁政府,她当时就觉得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啊。我当时不在下面想,她应该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人那么笨去当矿工

看多了新闻的我已经不把少于100人的矿难当成新闻了。这次死了108人,算是新闻了。但我在我的Google Reader和Twitter上却没有读到相关的评论和报道,这不得不让我检讨自己的信息源。后来我听到人家谈论张金光的发言,觉得真应该让它在历史上留下足迹,实在是太经典了,想不到玩“非主流”还能玩出这样的花样。

张金光的主流言论 (图片:张金光的主流说)
图片:百度鹤岗吧上帖子的截图 (图片:百度鹤岗吧上帖子的截图,原帖已经被删,Google快照

延伸阅读:
     “非主流”矿难
      致命43分钟
      “主流”意识下的个体生命价值


PS:很遗憾我未能找到张金光发言的全文,也没能找到相关的视频,也没能找到它的相片。原谅我的无能吧…

(完)

2009-11-21

Opera Mini的耻辱

2009年11月21日北京时间0:45,Opera Mini国际版官方服务器在这一刻停止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用户的服务,所有通过Opera Mini国际版访问的网页都会被引导到升级到Opera Mini中国版的页面。

这在我看来是个大悲剧,意味着我将与这个号称手机端最好的浏览器告别。我实在是无法忍受总是打开显示白屏的页面,更无法忍受看不到想看的内容。

我很想知道Opera Mini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做出这样的行为的。对于它的这种软蛋行为我实是不想做什么评论。我可以忍受一个完全被墙的软件、网站、服务,但我无法容忍一外国公司这种自宫的行为。Opera Mini会被订在网络开放的耻辱柱上

互联网的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2009年11月21日

(完)

2009-11-16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瞭。(李宗盛 1992年《鬼迷心竅》)

这笑有多危险,是穿肠毒药。(胡彦斌 2004年《红颜》(林文炫作词)

笑

因为怕别人说我的审美趣味已经是大叔级的,所以我公开力挺胡彦斌。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女生能不能在李宗盛的情歌面前保持理智。

(完)

2009-11-12

世上没有鬼(第4辑)

时间:2009年11月8日
地点:惠州西湖
感受:这次的感受多点。

小时候曾在《羊城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说为什么人们会发明东坡肉呢?那是因为人们恨其薄情,欲食其肉而后快。里面又说为什么苏东坡会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呢?那是因为苏东坡的前妻去世,他年年都去扫墓,第十年刚好有事,不能成行,才写下此词。什么事呢?他的现任妻子生了点小病,他要陪着。那篇文章还让我记下了这个句子:“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这是女生拒绝男生的绝佳句子。有画面、有动作、有声音、有感情,“嫁”暗示了对自己定位和决心,“恨”字又让对方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差点但已经光荣地坐稳了第一候补的位子。——我现在已经忘了这篇文章到底是在说什么了,但我看着这坟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就是这些的片段。

导游说这墓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因为王朝云的墓在抗战的时候被炸了,现在的墓是依据老人们的记忆重新修建起来的。在图片中没有见到“王朝云”的身影,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关于这墓的风水还有个无聊的传说。说王朝云死后为寻一风水宝地并未及时入土为安。一天,一道一僧在此处争论谁先发现这一风水宝地,此地该为谁所有,被苏东坡一朋友看到,谈及王朝云尚未入土。于是众人都同意把此地送给苏东坡埋葬王朝云。所有传说的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这个当然也不例外。在我看来,它的存在反而是证明了风水之不可信。自己都被炸了,怎么福及子孙呢?

就是从传统的风水说,这墓的选址也真让人怀疑其用意。王朝云墓正对面望去就是大对塔,视野完全被塔挡住。塔是用来干什么的?《智取威虎山》有云“天网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塔这种东西不是用来躺下倒掉(比如雷锋塔),就是用来镇妖锁怪(比如雷锋塔),实在不宜在它旁边建墓。

朝云墓前有六如亭,“六如”意为“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如影”。据说王朝云临去时口涌《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以绝。墓的右边有一土墙,内镶王朝云画像、苏东坡为其写的墓志铭等石碑数块。左边有08年新置的王朝云石像。

苏东坡原有妾待数名,随着他屡遭被贬,都相继离去,只有朝云始终相随不离不弃。但朝云到最后也没能成为苏东坡的妻子,更没能葬入苏家的祖坟。自苏家举家北归,其墓前荒草自可想象矣。

惠州西湖王朝云墓
(图:惠州西湖王朝云墓)

王朝云墓志铭 王朝云画像
(图:墓志铭和画像)
王朝云石像1 王朝云石像 炉药卷经
(图:王朝云石像)


活动说明:
世上没有鬼”是我无聊之极想出来自娱的一个活动。就是在偶遇孤坟、荒坟时,大喊一声:“出来照个相啊!”,之后拍照,把照片传到网上,写是时间地点及当时自己的感想。相片只要可以看出是墓地即可,感受可短至一句话,长至万字。坟主并没有从坟里走出来显现在照片上,由此可证明世上并没有鬼。欢迎博客串联,欢迎投稿,投稿请电邮xxxcjr@sohu.com

(完)

2009-11-02

a song for xx


(音频:a song for xx,滨崎步)

歌词大意

为什麼哭泣
为什麼迷惑
为什麼裹足不前
请告诉我
何时才会长大

可不可以永远做个小孩
我从哪里跑来
又要奔向何方
没有栖身之处 我找不到
不知道未来是否值得期许

大家总说我坚强
总是夸奖我懂事要我不哭
一点都不希望是这样
所以总装作听不懂

为什麼笑
为什麼在我身边
为什麼离开我
请告诉我

什麼时候开始变得坚强了
什麼时候开始感到脆弱
要等到什麼时候
才能等到相知的一天

太阳快上山了 差不多该走了
我不能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信赖与背叛互为表里
一直相信这跟被拒绝是一样的
当时也没那个气力
一定是知道的太多的关系

大家总说我坚强
总是夸奖我懂事要我不哭
周遭的人越这样说
使我连笑都是那麼地苦痛

孤单的来到这世界
又孤单一人的活下去
一直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滨崎步的歌中最喜爱的仍然是这首《a song for xx》。滨崎步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个小女孩,那个在问:“我从哪里跑来,又要奔向何方?没有栖身之处,我找不到。不知道未来是否值得期许。”的小女孩。

我对滨崎步是有革命情感的。在我最苦闷的时候,是滨崎步的歌声陪我渡过的,那个时候我最喜欢戴着耳机把音量开到最大以损害自己的听力。

只是现在,我虽然记得那是我最苦闷的时候,却早已忘了是怎样的苦闷法。

0 (25)
0 (20)
11 
 0 (15)

(完)

2009-10-30

看电影《吴清源》

说《吴清源》是一部如同清水一样的电影并不恰当,因为清水虽然淡而无味但不难下咽,而看《吴清源》绝对是对我的耐性的考验。

看演员名单上说有张震、张艾嘉,以为应该不错。但看完后发现,导演使用的几乎都是远镜头,演员只能用肢体动作去表达人物的情感,而当我远远地看着吴清源很痛苦时,我确实很难被感动。在这部片中演员实实在在是导演手动的棋子,完全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张艾嘉在片中其实只有几个镜头。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任务不外是:讲好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思想(看法、观点);现在的电影有时候还要展现一下它们有多么牛逼的电影特效。这三点可以独取其一,也可以自由组合,只要是有一点可以看到“优”的,那么它就不失为一部好看的电影。就像多年前的《圣子降临》,故事极烂,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思想,但是我至今怀念,因为它把蒂法做得很完美很完美很完美。(不知道下一部《最终幻想》什么时候上映,很期待)

我多少是知道吴清源何许人也的,也自认是个业余的围棋爱好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在维基百科上重温了吴清源的故事,以了解电影在讲什么,再一次确信吴清源是昭和棋圣——一个独霸日本棋坛16年的了不起人物。电影完全没有交待背景、没有铺垫、没有高潮,我以为会被大书特书的新布局、镰仓十局、十番棋,都被淡处理、被弱处理、被一笔带过。不了解吴清源故事的人根本无法看明白所讲述的故事。电影更像是专门给吴清源看的。看这样一部电影还比不上看维基百科。

要说电影有表达什么思想,很不起,我没有看出来,而且我把这归究于导演给的暗示不够多。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看出来,有的话留言告知一下。

在看完电影后,我有一点感概:一个人,即使是像吴清源这样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围棋的人,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也会发现有太多的事与围棋无关。人生也许就是人跑题的过程。

电影:吴清源 
(图:《吴清源》海报)

(完)

一个flash时钟

老K博客看到这么一个flash时钟,看上去软棉棉的,一跳一跳,还是粉红色,像是位不甘落后的老人。把时钟画成流动好像是疯子达利的创意,没有比这更好的能表现时间的了。

(完)

2009-10-24

首页添加“GR共享”

上次比较大的调整页面后,虽然在首页的左下角很空,但我觉得这个博客已经比较接近我想要的样子,接下来的修改只能是小打小闹,所以就发了个帖子《界面修改2009》,之后就以留言的方式记录这些小修小改,但上个星期的修改填补了左下角的空白,觉得有必要正式记录一下。

先说一下我对博客界面的看法。博客的界面当然可以很华丽,但那不是我追求的。我想要的是一个简洁的博客。在布局上清淅明了,给人清爽的感觉。尽可能地加快网页的载入速度,尽可能地少使用图片减小网页体积,要方便读者获取他们要的信息和继续浏览,能适应各种浏览器分辨率。内页和首页的重点应该分开——读者浏览一个博客的第一个页面通常不是首页,他们一般看完需要的内容就会离开,会去查看首页的一般都是对博主产生兴趣的——内页要方便读者继续阅读,首页要方便读者了解该博客和博主。

我多次说过我这个博客的界面有模仿“阮一峰网络日志”的意味,实是因为该博客很符合我的这些观点。

在我的首页上,有介绍这个博客和自己(welcome),有显示文章、留言信息(文章列表、留言列表),有链接到我的其它网页(链接),有显示我无聊时的唠叨(碎碎念)。我一直想在首页左下角的空白处放一个能滚动更新,显示我正在阅读或关注的内容,就像阮一峰网络日志那样。“转贴公社”是建在google groups 的,我也试过建了个“一个人在途上论坛”,但更新内容要通过电脑,这对于我这种上网不方便的人只能让它荒废着。因此也没把它加到左下角。

上个星期天我在google reader上乱点,惊奇地发现google reader居然提供把共享的文章摘要显示到博客上的代码。我火星了。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
图 1 图 2 图 3

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是可定制性较少,看起来也没有阮一峰那个“转贴公社”有动感、好看。在上面的操作中我得到的最重要的是GR共享的RSS地址。有这个地址提供内容,就可以通过javascript处理成想要的格式。于是我到了阮一峰的博客上查看了原代码,把他的代码复制到我的博客上,修改了其中的RSS地址,一运行居然成功了。

虽然成功了,但我心理很不安。虽然阮一峰是支持开源的人,但他并没有公开这一部分的代码,我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抄袭使用了。我可不想有一天阮一峰说我无耻地使用了他的代码,于是我到他的博客上留言,希望得到他的许可。

一切皆有可能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图片:我在阮一峰博客上的留言,
原贴

阮一峰很牛气地没有回复我的留言。即没有在他的博客上回复,也没有在我的博客上留言,也没有发邮件给我。事后想来,觉得自己真是个冒失鬼。作为一个抄袭者,抄就抄了吧,居然还跑到原创者的博客上留言说我抄了你的代码,你想怎样。这恐怕是别人看到这则留言的想法,但我确实是喜欢这个功能,想得到作者的同意,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罢了。如果不同意我也会忍痛把它们删了。

阮一峰没有表态,所以我很“自私+无聊”地认为我可以继续使用。暂时就先这么用着吧。


上面的内容是几天前写的。昨天我在翻看阮一峰的博客时发现了这篇文章《首页增加内容聚合》。原来阮一峰的代码也不是自己写的,我应该可以使用。同时我也把相关的代码放到了我的google sites上。

(完)

PN游记

十月七日,宅男走出家门与阿灿一起去了趟LS,到阿伟家里骗吃骗喝骗玩乐了两天两夜。

我和阿灿约好在车站见面,再坐车去LS,没想到直接去LS的车票已经卖光。最终决定先座去JY再转去LS。到了JY,我俩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阿伟遥控说:“走出车站,跳上车。”我们照办了,结果上了俩烂车,弄得超级慢,我跑步都比它快。开了一个多钟才到LS。阿伟已经在车站接我们,又坐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阿伟的小山寨。

因为主要目的是骗吃骗喝,所以实际上也没去哪里,只是熟悉了一下环境街道超市,逛了下藏莲寺,唱了次K,见了东红和很多第一次见到的人,看了二中。说来奇怪,在二中时我居然没有想起SG著名的“二中一条街”,也许是我压根就没去过的原因吧。二中旁有个图书馆,馆前有个女生雕像(俗名叫“知识女神”吧),走进图书馆时我边看着她那坚挺的乳房边想着她是不是也到韩国整过。没想到鼻血就流出来了。搞到在图书馆里半点看书的心情都没有。出图书馆时我又看了一次,结果鼻血又冒出来。于是人们就看到二中的操场上坐着两个家伙在看人家丢篮球,而旁边一个傻冒在流鼻血。

说说我对LS的印象吧。

1.交通混乱。虽然CZ的红绿灯经常罢工,但在它们工作的时候,人们基本上还是遵守交通规则的。LS完全没有红绿灯、人行横道、交通规则,所有的人都在横穿马路。我们去LS坐的那辆车为了超过前面的车居然可以逆向行车闯红灯。

2.车很多,也很乱。回来的时候又买不到车票。在车站外随便跳上一辆去ST的车,想到了ST再转车回家,上前问了有没有到总站,答有。没想到它把我和阿灿扔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浪费了我俩好几个小时。

3.在修路。他们居然能以在100米的路上一次挖出五、六个坑的方式修路,而不是修完一段再修一段。可能是我们比较早,没有看到工人,只看到一副空袭后的场景。

4.公交便宜。同样的路程LS只要1块,而CZ要4块。——也不是LS便宜,是CZ贵罢了,SG、ST都只要1块。

5.公园、佛寺、图书馆都可以免费浏览——在CZ这些都是要钱的。

6.阿伟的家乡可爱的小山寨井然有序。新老房子各在路的一边,房子都建得整整齐齐。老房子这边保持着原始风貌,晚上没有照明设备,乌漆麻黑的。

下面是在藏莲寺的图片,贴图太麻烦了,不想多发。

 10072009502
(藏莲寺后的观音姐姐像,我们与它合照了很多张像)

20091007(033)
(从观音姐姐下面仰拍,阿灿说我意识不良)

10072009509
(三个傻冒为了看上面的石头走了那么长的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