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

写在生日边上

很久没写了,总是要求自己随便写写,再不写博客都长草了,在生日前憋一篇出来,胡言乱语也不管。

这次我把这个博客的开始日期设定在07年10月1日。我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blogger,是07年应该是错不了的,当时想找个BSP记记东西,把能找到的BSP都试了个遍,blogger也在其中。当时对GFW全无认识,不知道blogspot.com是被封的。登录了blogger.com,随便写了几个字,点击查看文章,发现怎么什么都没有呢?后来随着上网多了,知道了为什么有些网站看不到,知道了什么是墙,知道了如何翻墙。08年初blogspot.com开放访问,于是折腾着把以前在百度空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搬过来,并决心在这里永远扎根下去,不管能不能访问。

一个在中国大陆无法访问的中文博客基本上是被废掉的。看看可能吧、看看和菜头,他们的博客被封之后新的频率大大地降低,我相信这与他们被封有很大关系。虽然他们的文章依然有几十个留言、虽然他们写博客并不是为了营利,但是热情降低了,他们不再那样隔三差五地写上一篇了,写得越来越“精练”了。

twitter这种微博形式是无法被封的,有一种论调这样说。也许理论上确实如此,但是,安装一个第三方网站远比安装QQ麻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折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安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花钱购买VPN。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留下来的,基本上是那些掌握了技术的技术员和有强烈表达欲望的民主人士。当广场不再嘈杂的时候,它就变得死气沉沉。中文推特圈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那些靠发与情色相关的推吸引推友的也懒得再更新了。

对推特的长期观察,我发现吵架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进攻谓之天时,只在自己有把握的领域与对方展开骂战谓之地利,拥有一帮强有力的朋友在必要时可以出来围殴谓之人和。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通往更名誉的洒满了鲜血,至于能不能一直成功下去,我看是能的。有时我想,什么时候咱心情不好也找个朋友来唱唱双黄,增加点娱乐效果。

我越来越觉得,墙的最主要的作用不在于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而在于区分人群、控制翻墙的人数、形成隔阂。当以为翻墙了、得自由了,飘飘然起来时,这种隔阂就产生了,有的人以为他翻墙可以得到一些东西,他心里的墙已然筑起。面对墙,真正的方式应该是忽视它的存在。可是,有多少人已经沉醉在翻墙后得到的所谓自由空气中,看不起墙内的芸芸众生。

我看着这帮人从一个热点转移到另一个热点,我全然无法理解他们如此做的实际意义,或许这超出我的智力范围吧。最近在看古斯塔夫·勒龐的《乌合之众》,一本100多年前的老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某种解答。

我几乎对所有的群体活动都不感兴趣。这是天生的。我出生在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全国都要庆祝、放假、有时候还要举行阅兵什么的。放假,多好的事啊,而且还是长假!可是,在这一种生日你就会发现,没有人会意识到这是你的生日,所有人的都在计划着放假要去哪里、一放假都跑没魂没影——包括自己。当然,你可以很阿Q地说这是全国为你的生日而放假,但那种失落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我从不过生日。所以我总对群体心怀戒意,让自己冷眼旁观。

我知道,不属于哪一帮派什么的最讨厌了,不过我钟意,即使因此要失去很多东西。

(完)

没有评论:

留言须知:
0. 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將作為此BLOG有人訪問的證據。
1. 支持的HTML標籤:<a href="" title=""> <b> <em> <i> <strong>。
2. 留言留名,不然易被无视。(在“评论”中选择“名称/网址”,网址可以不填)。
3. 原則上我不删除留言,除非那則留言侮辱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