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了开头三分钟,以为《告白》是部校园青春恋爱剧,在心里打鼓,作为大叔看这种电影是否会引起不必要的感伤?放弃之。后来在豆瓣看到帖子说这是部超High的电影,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心情低落的晚上,我终于打开它,High了一把。
这是部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来的电影。日本人是外星移民来的,完全超超地球人的想像。日本人超越人类极限的地方在于他们对美和丑的熔合。比如说拍吃屎这么恶心的镜头,大家都能拍,但只有日本人能拍出美少女吃雪糕的萌味。我这么说不是指这部片有吃屎的镜头。没有,绝对没有。这只是个比喻,我要说的是日本人在描写极致的丑的时候会绽放出极致的美。
电影里有一大群活泼可爱的萝莉正太,激情四射的老师。是部超级有爱的电影。
我在《东风破》里说有的电影只是用来看画面听音乐,《告白》有这种特质,但它的故事所带来的冲击之强烈,完全可以让人把这些忽略。
影片的立足点是个人主观感受。“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如何待“我”,“我”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才华、自卑、幸福、悲伤、失落、绝望、孤独……自己宝贝得不得了的东西,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来看待,自己就是全部。
可每个人都是这样,就没有人在乎你那一点东西。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放在路上、放在网络、放在显眼处,期望被看到,期望被欣赏,期望被赞许。
别人一踏而过。他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踩碎了东西。
所以,要想尽方法让人关注,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不管是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还是杀人,还是杀自己。
“内心软弱者会欺负更弱的人,受害者只能选择忍耐或寻死吗?”不,他还可以选择欺负更弱小的人,人找不到可以找动物,反正他总能找到比他更弱小的东西。
直树真牛B,十三岁就已经开始想到证明自己活着的问题,大叔我可以老了之后才想明白“活着”同“死着”是没差的。
什么是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个老问题,这是个无聊的问题!我吃饭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这种问题。我不相信有人会饿着肚子想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坠入虚无。
“老师,生命是……”不是个未完待续的句子,不是在暗示生命有无限可能。而是在说:生命它什么也不是!
生命什么也不是,它也没有什么价值。“他人”对于“我”来说是充当背景、观众、配音、垫脚石。别人是解闷的玩具,自己活着是在消磨时间。
我要把《告白》这部电影留在我的硬盘,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拿出来回顾。看它比看x japan的live show,不停爆头的《HELLSING》更能让我High起来。《让子弹飞》与它比起来只能算是二三流的电影。
特别提示:本片只适合心智健全人士观看,观看之前请确认自己承受得起否。
-------------------------------------------------------
到豆瓣看《告白》的评论,看到有的人只给了一颗星,于是觉得这人真装B。之后开始想自己对《让子弹飞》的评价是否也会给人装B的感觉。
必须承认,《让子弹飞》是一部流畅带劲有快感的电影,我对它的评价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1.陪着不同的人把《让》看了3遍,越看越觉得故事有问题。比如说,在鸿门宴上武举为什么没有被杀?为什么武举反水成功?为什么老六会死?为什么汤师爷的老婆能找到他?为什么假黄四能跑掉又能被抓回来?为什么把假黄四杀了?《让》给我的感觉和古龙的小说很像(可能应该还远不及古龙的优秀作品),第一遍觉得很好,第二遍开始发觉这里面有一种叫“导演引力”的东西,它控制着故事的发展轨迹。这样做太差劲了!真正好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给故事以前提,给人物以性格,之后一切就自然演化了。
2.网上的评论太过意淫了。很多人说他们把《让》看了多少多少遍,可我看到的那么明显的问题却被他们完美无视,反而在那里一个劲地揣测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别说那些开放性的东西。我发现在片子里加入一点开放性的元素作为调料这一招非常有,显得电影特深刻有内含,宣传时再找几个枪手写上几个篇截然不同的分析文章(所谓的技术贴),又能造成话题引起链锁反应。以后会常见到这种模式的。我估计早些年张艺谋拍《英雄》的时候也有意思要用这一招,不过老谋子是个实在人,最终还是给出了唯一的真相,那个时候软文又不流行,所以《英雄》被评论得很惨。
在我看来《让》是部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的电影,而《告白》,完美!
(完)
还留在blogger,真佩服。
回复删除只要没有被断网,只要blogger.com还在,只要还活着,这里还是会被更新的。
回复删除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哈哈~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