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听着低俗的港台流行音乐长大的,每当与听摇滚乐长大的人谈起来总是非常自卑,他们口中的那个逝去的时代充满了光荣与梦想。认识家政后,他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歌,不过我中毒已深,听不出什么感觉,它们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些歌而已。最近看了这部讲中国摇滚的片子:《再见乌托邦》,简单记一下感受。
(《再见乌托邦》导演盛志民)
可能是看的记录片太少的原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导演自己在片里一直讲一直讲,充当第一采访对象的。首先这片子不是拍给我这种摇滚菜菜鸟看的,认真看了一个小时后我还是无法明了中国摇滚乐的发展脉络;其次,它是一部“以人为本”的片子,以吴柯开始,以小畅结束,中间是催建、魔岩三杰,没有乐队,没有乐手,没有歌迷。
吴柯这个人家政没向我提过,所以我完全没有听过,片中也没有介绍过他的歌曲,我也没能看出他牛在哪里。片中用“漂亮”来形容他,这对我来说是个新词,我估摸着是”精气神型“给人的一个整体感受吧。
小畅是作为一个“第一代摇滚人眼中的现在摇滚人”的形象出现的,所以他很现实很现实,钱啊、版权啊、主流啊、推广什么的,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全片最后以小畅和他的朋友们演唱《真的爱你》结束,我觉得很有讽刺意味。
片中花了很大一部分在谈摇滚乐为什么没落了。
第一个原因是商业化。摇滚人对商业化的操作全无经验,而公司只跟创作者(歌手)签约,创作者有使用费、版权税等,而乐队的乐手只有录音费、演出费,公司甚至不跟乐队直接接触。(有意思的是整部片子中没有提到任何乐队,只出现过一个乐队的名字,只有一次,只有一次。)
这种作法当然有很大的伤害,但难道只有主唱写歌? 又为什么主唱不拒绝?
把中国摇滚音乐的没落归罪于商业化是很流行的说法,这也可能是很多摇滚人或是像家政那样的摇滚爱好者对商业怀有敌意的原因。我觉得这里面是有矛盾的。歌手们希望有更多的钱、更好的乐队、更好的乐器、更舒适的生活,这些都需要有商业化的支持才能实现。如果目的仅在于摇滚本身,那么像窦唯那样能够得到满足吧。这种说法太过于简单。
第二个原因盛志民说他不能说!说他不能说!他不能说!盛志民拍了部记录片讲中国摇滚乐,他在里面说中国摇滚乐没落的原因他不能说!
当然片子还是讲了一点点的,主要是崔建在讲,是整个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理想主义的缺失。
处在时代的洪流中,人是很难看清楚风向的,我不明白当时是怎样的通过一步步的政治导向引起这些变化的,但可以肯定,当时代在变时,人也在变,变的不只是那些听音乐的人,那些做音乐玩摇滚的人也在变。片中何勇谈起他的想法时要比小畅更具体现实。我从未生活在理想主义的时代,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要说句站着不腰疼的话”那些从理想主义走过来的人,你们怎么把它丢了呢?“
总的来说这是部马马虎虎的作品,阐述不全面,分析不深入,缺乏批判性,视觉狭隘的纪录片。
说点和片子无关的。忘了是去年还是前年,有人把何勇忽悠到twitter,很多人跟着在那起哄,看着特不爽,魔岩三杰中我最不待见的就是他了,家政给我听《钟鼓楼》后我问他,第二段和第一段的意境差别那么大,怎么配乐一点变化也没有。
窦唯是我比较认同的。他现在几乎不唱了,这没什么不好,人声只不过是歌曲旋律的一部分,唱什么并不重要;当歌曲有了词之后,含义反而变得狭隘了。
写完后看了一下,觉得有点“夏虫不可语冰”的意味。我是那条夏虫。
(完)
没有评论:
留言须知:
0. 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將作為此BLOG有人訪問的證據。
1. 支持的HTML標籤:<a href="" title=""> <b> <em> <i> <strong>。
2. 留言留名,不然易被无视。(在“评论”中选择“名称/网址”,网址可以不填)。
3. 原則上我不删除留言,除非那則留言侮辱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