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索多玛的120天下载地址

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bed50afd-773e-11dd-af54-0014221b798a/


  萨德在我们体内(评索多玛120天)
   作者:卡尔维诺 出处:世界电影
  
     结构上的规则有序、条理分明使得《索多玛120天》(The 120 Days of Sodom)成为马奎斯-德-萨德(Marguis de Sade)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这是一部最怪异的性倒错的一览表,四位高级妓女向四位堕落的权贵讲述淫猥奇事,作为插曲段落穿插在表现荒淫暴行的故 事情节当中,以此来组织起作品的叙事。那四位权贵时不时地要在由八位男孩、女孩和其他两性随从组成的一个(所谓的)"动物园"成员们身上实行这些被讲述出 来的淫邪的性经验。所有的48人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幽居于黑森林中的一座城堡之内。 
  
    这部作品的轮廓与那种典型的《十日谈》式的叙事轮廓并不一样:在此书的120天内,叙述者们每天讲述5个(短小的)故事,最后总共得到 600件猥亵逸事。可是,萨德只讲述了其中30天的故事。对那些剩下的故事,作者提供了一部详细的大纲,在其中每一桩逸事都写了聊作概要的几行文字。他还 精确计算了在全书最后一段淫荡祭礼中被屠杀的人物数目,总共有30人被杀,且他们的死法各不相同。 
  
    如果说我过于强调此书形式设计上的规则有序,那是因为在确定此书的精神主旨之时,这一点至少与作品内容上的无羁的躁乱同样重要。努力通过秩序化系统的手段来耗尽恐怖与凶残无疑是促使萨德执笔协作的根本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也可以说在萨德的所有作品中,《索多玛120天》是最少"虐待狂"味道的一部作品。因为此书中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残忍苛酷而是 令人反感的变态行为。这样说可能是恰当的:我们只是概述了充斥于这些"日子"里的暴虐和杀戮,而在这30个"日子"里有一个被过分强调的、详细描述的主 题,即摄食排泄。计算一下记载下来的600件变态淫猥逸事之中,超过半数都与排泄物有关,甚至萨德的文学作品的最忠实的研究者和辩护者吉尔伯特-莱利 (Gilbert Lely)也认为这种怪癖是"被过分地夸张了"。 
  
    因此,重复这些千篇一律的令人厌恶的细节并不能增加阅读趣味。《索多玛120天》被认为是最可怖的作品的最可怖的作品,它无疑应被归之于 那些经常被提及但是很少被实际阅读的著作之中。我相信这是实际情况,甚至在今日法国,这部作品已从仅有少量珍稀印本成为了广泛流传的袖珍本系列丛书中的一 种时,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我本人要求自己要以最大的精确度来谈论此书之时,也不得不承认我没有毅力通读全书每一章节,而且我认识的所有萨德的读者也 与我的情况相似。但是尽管遗漏了许多章节,我也是以极大的兴趣沿随此书的内部机制主导结构而行,试图理解"此书是如何完成的",这部萨德的心智之作的不可 遏阻的机器是如何运作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多玛120天》是一部趣味独特的文本,因为它是在30天之内(依作者本人之说)一气呵成的第一部草稿。它包括了萨德 作为备忘录而插写进去的一些笔记段落,这本是作者打算在校改之时便于更正的,但他终于未能完成这一计划。于是,在这部文本中我们同时看到了作者手写的一部 最终成品和在制作过程中机器运作的情况。 
  
    这部手稿的历史是非常离奇独特的。萨德在1785年协作此书时,正作为犯人被关押在巴士底狱的一间小囚室内。四年后,在巴士底狱解放之 时,手稿失踪了,萨德怎么也找不到它了。虽然手稿并未真正丢失,但是追索它的踪迹的过程也耗时150奶奶。直到最终它被以为著名的法国收藏家得到(似是天 意,这位收藏家是萨德家族的一位旁系后裔)。这样才有可能在1935年出版了此书的第一个全本。 
  
    这部手稿本身也是与众不同的:为了躲避看守们的搜查,萨德把此书写在了长长的一卷好看的纸上,这一卷纸是萨德亲手用一张张的纸片粘贴起来 的,从头到尾共有几百张小纸片。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亲眼见到了这部手稿(这应多谢那位收藏家的千金的仁慈),此手稿一直保存在芳坦奈布鲁 (Fontainebleau)的著名的邸宅之内。这一纸卷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为了妥善保存,萨德很明智地时不时将纸卷完全铺开,然后再以反 方向重新卷起。这一次我可以亲睹这异乎寻常的浓密的端正整齐的手写的文字洪流、,每一行字完全平行,不偏不倚,没有任何一点增删,没有一丝遗憾。 
  
    这一切使得像我这样的人--每写一行字就平均有三四处涂抹的作者,面对萨德的手稿就会震惊得目瞪口呆。这部文本的第一稿,(尽管只是萨德 在他的笔记中如是声称,我们也必须认定这是真实情况)描述的是最卤莽无羁的情感冲动的爆发,而其作为一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形式则是极端冷静的、明晰的和规则 的精神秩序。在萨德的艰苦卓绝的生命和工作的诸多方面中,这部手稿对于我来说是他最为特异和神秘的作品。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我一直在"从外部"来谈论萨德的 这部作品,但是这正是我力图达致理解其"内部"是何物,它真正以为着什么的方法。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在依据此书改编拍摄的电影《萨罗,或索多玛120天》(Salo o Le centoventi giornate di Sodoma)中,看起来他决意要让我们"从内部"来直面萨德的地狱。但是,这确是实际情况吗? 
  
    帕索里尼的影片《萨罗,或索多玛120天》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的明晰性。以可憎可厌的影像来表现我们本身的勇气并不足以给予影片 以非常意义;还需要的是决意确立这些影像能够暗示出来的效果。我的印象是帕索里尼在影片中留有三至四种未定的可能,而未能决心认真处理或许具有某些意义的 其中一种可能。结果是影片对萨德的文字表现出了不必要的忠诚,反而远离了萨德作品的精神主旨,并且这也无法证明它对文字的忠实再现的合法性。 
  
    首先,把萨德小说故事的时间和地点北京设置在纳粹--法西斯共和国时代,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种糟糕的做法。在许许多多实际经历过那段 时间的人们的记忆之中,过去岁月的恐怖是无法充作一种不断超出可能的事实范围之外的象征性、想像性的恐怖背景的,这种恐怖背景就是萨德作品所呈现的(而竟 帕索里尼以其奇异的风格适当地再现了)。应当澄清的是萨德的恐怖也是真实和可信的,但是这是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在此,精神假定和文学矫饰冲击了隐藏在人类 心灵和社会之内的某些事物。我在影片中看到一个路标,它标出了发生恐怖屠杀的实际地点--玛扎博多(Marzabotto),此时我感到极其不快。对于纳 粹占领时期记忆的召唤只可能唤醒一种深沉的感情,它与萨德所提出的(不仅是他的小说中人物的,也是他的读者的首要游戏规则的)悖谬的残酷无情是完全对立 的。 
  
    提及镇压机构中虐待问题在仍有许多国家习以为常地虐待囚犯的世界上将继续具有现实重要性。但是萨德本人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去。萨 德在法国1793年的残酷暴戾的"恐怖统治"(即虐待狂成为正式的和合法的)之前就放弃了他的恐怖。如果这部影片意图加入对今日政治暴力的谴责的话,它求 助于萨德就不是明智之举。但是这当然并非要害所在。 
  
    社会控诉之意被较好地明确表达出来:选择四位严肃的权势任务的形象,他们的身份要多尊贵有多尊贵,法官、高级官员和教授等,然后展示出他 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欲望如果得到实现,我们将会目击有史以来所见的最肮脏堕落秽行的总爆发。这一思想当然并不是新奇的。它可以称作是过去两个实际的部分小 说作品中内涵的或是明确的主题之一。土国这正是影片想要说的,为了一种可预知的社会争论的缘故而引用萨德,它将是某些东西--但并不多,考虑到在影片中所 有这些都将被消化掉(并非在隐喻的意义上)。 
  
    另一方面,我们能够在这部影片中看到对萨德的甚至更加激进的翻转吗?将萨德视作一位受害者?当然,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这一点,而且在这部故 事影片中,帕索里尼先前影片的观众还会再次找到他作品中的那些著名特征。当我们发现一小群恐惧的牺牲者各自掩藏了个人的爱的隐私以求他或她可以存活下来之 时,影片的最重大的叙事变化就发生了。年轻人们仍然互相揭发,希望这样可以救自己一命,而这正是权力扩散造成的堕落的一个符号;但是观众也会发现一种不可 削减的生命本能的保留,它显现于人类的脆弱和温暖之上,压制不能使其窒息。这一主旨(我认为它不存在于萨德作品中)以电影化的手段有力地表现出来,但是它 伴随着一个在我看来非常具有修辞效果的影像而迅速地结束了:那位被杀害的裸体青年,他四的时候手臂上举,拳头紧握着。 
  
    无疑,帕索里尼希望为一种乐观的,"人性的"和鼓舞人心的影片读解留一扇敞开的门。(因此也就有了结尾和钢琴师之死)但是这一理想幻象和 影片实际上展示给我们的情景之间并无相应之处,而只可能存在于对整个恶心的、堕落的世界的表现之中。如果影片肯定告诉了我们某个真理,我们只能在后者之中 寻找而非他处。 
  
    我想到了萨德在《索多玛120天》中小心翼翼地排除了所有的贫穷和苦难,而正因如此他安排的16位牺牲者都是贵族家庭的青年男女。但是他坚持认为金钱是造成堕落的工具。然而很明显,这一点帕索里尼并未给予明确表现。 
  
    现在,使描写堕落的绅士们和他们的机构之间关系的作品真实可信的唯一途径是:明确写出其中最重要的事物是金钱。只有以这种方法,帕索里尼 才能够谈及他的戏剧的基本主题:在他成为一位成功的电影导演之后,金钱在他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金钱制约了他,必须依据电影预算来进行艺术表现;金钱制 约了他与无产阶级青年的关系;他曾以兄弟般的情谊相待的男孩们,那时帕索里尼几乎与他们一样贫穷,现在看起来变化是如此之大--斤斤计较,贪婪,热衷于暴 力和劫掠。 
  
    这是一部将堕落作为一种制度来表现的戏剧:这是萨德作品的核心,而萨德又是以一种极度的欣悦来表现它的,而在帕索里尼作品里,它是绝望。 在这种绝望之中,在这种对感染了一切的堕落的厌憎之中,寄托了影片的真理。但是,内在明晰性的缺乏迫使帕索里尼搬弄一系列花招,将某些他力图历史性地加以 界定的、变得更加抽象和一般化的"权力"作为他的把子,最后控诉整个世界的堕落和腐化--他本人除外。 
  
    为了衡量影片得失并指出一清晰可辨的思路,对于帕索里尼来说,他必须认识到:他本人也是生活在他所控诉的那个世界上的,这种认识哪怕只存 在一刻,也就足矣。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重新发现萨德的意义。当实施对立行动是一个问题之时,萨德小心地不使我们的良好感觉坠入游戏。只有当"控诉"的手指 并不是制向他人而是指向我们自身之时,我们才有可能从萨德那里获取一种"道德"的意义。"行动的空间"只可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良心之中。

2008-12-05

[转]Apple 的 Mac OSX 要內建 ZFS?

听说zfs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也看过对它的一些介绍,今天无意虽看到这一篇 ,比以前看到的好多了。发表时间是07年,文中说的zfs的问题应该解决了吧?

原文

--------------------------------------------------------

今天突然有在用 Mac 的人問我 ZFS 怎麼樣,說 Mac 下一版的作業系統要內建 ZFS 作為預設的檔案系統 ….


「Mac?你什麼時候開始玩 Mac 了?」認識我的人也許會這樣問。我當然是不會 Mac,只不過用了這麼一段時間的 ZFS,對這東西總是可以說幾句話的。

ZFS 到底是什麼東東?簡單的說,ZFS 就是 Sun 在 Solaris 10 裡所採用的一種新技術,是一種新的檔案系統,也是一種新的檔案系統管理軟體。

1. 以一般使用 PC 的人來說,買了一台電腦,裡面可能有一個硬碟,但是劃分成兩個區域,一個是 C 碟,一個是 D 碟;
2. 相信大家也有聽過所謂的 mirror (raid 1),就是把兩顆硬碟看成一顆,所有的資料會分別寫到這兩顆硬碟裡,容量跟一顆硬碟相同,但是可以保持資料安全;
3. 也有所謂的 stripe (raid 0),把兩顆硬碟結合成一顆大硬碟,這樣就有雙倍的容量,但是資料比較危險;
4. 更進一步的,很多人也都知道 raid 5,就是把至少三顆硬碟結合在一起,變成兩顆硬碟的容量,但是多了資料保護

這種劃分硬碟的技術我們稱為 volume management。

而每一個切出來的硬碟,通常在使用之前要先在上面做格式化,像是 FAT、FAT32、NTFS、UFS 之類的,才方便我們存放資料,這種東西叫做 file system。

也就是說,當我們要使用硬碟之前,要先用 volume management 之類的軟體劃分好硬碟的空間,再在上面格式化成我們想要的 file system,接下來才能儲存我們的資料。這個意思有點像我們要先買地,可能需要買好幾塊地拼成一大塊地(volume management),然後在地上蓋房子(file system),這樣才能住人(儲存資料)。

以前的 Solaris 用的 volume management 軟體是 disksuite,file system 是 ufs,但是說真的,不是非常強,功能也比較受限,一旦遇到不正常的重開機就要 fsck,耗時耗力資料又不夠安全,結果讓 veritas 的 volume manager 和 file system 大行其道,賣得比機器還貴,沒辦法,veritas 在這上面的技術真的比較好。

不過在 ZFS 出來之後,這種情形改變了,ZFS 身兼 volume management 和 file system 的功能,比以往的軟體都更強悍,而且完全免費,只要裝了 Solaris 10 就可以擁有 ZFS,不需要再花任何一毛錢!

在 volume management 的方面,ZFS 使用 pool 的觀念。可以想像一下我們使用記憶體(RAM),插 512 MB 的 RAM 機器可以運作,插 2GB 的記憶體,機器還是可以運作,我們不需要去劃分這 100MB 的記憶體給這個程式用、那 287 MB 給另一個程式,反正就是程式需要多少記憶體,就像系統要,如果還有足夠的空間,系統就會自動分配給應用程式,使用者不必操心,這就是 pool。

再想像一下,電腦裡只有一顆 80GB 的硬碟,但是想分成 C: 和 D: ,首先就得先決定兩個分割區分別為多大,可能是 C: 50GB D: 30GB 或是 C: 和 D: 都是40GB。這樣的分法有一個危險,就是如果 C: 的空間用完,明明 D: 還有很多空間,C: 卻完全用不到,在使用上會造成浪費與管理的困難度。

但是如果用了 ZFS,情形就會變成 C: 和 D: 合用這 80GB 的空間,而且不需要事先劃分好,這兩個分割區會自己瓜分 80GB 的空間,所以不會造成磁碟空間的浪費,也能達到將資料分開的目的。實際上,ZFS 可以使用 mirror、stripe、或是 raid z(類似於 raid 5 但是更強)或 raid z2 的技術把一堆硬碟合在一起,再劃分出不同的分割區,而這些分割區可以共用這一堆硬碟的空間,如果空間不夠,就再買硬碟加進這個 pool 就好,功能強大、管理簡單、使用上又很有彈性,這是 ZFS pool 的優點所在。

而在 file system 方面,ZFS 保證資料的一致性,如果硬碟出問題的話,也能線上修復資料,所以 ZFS 不再需要 fsck (請注意,連 veritas file system 都還需要 fsck),就算遇到斷電或不正常重開機,也可以保證資料的安全。我都跟同事開玩笑說,以後要回家了就直接拔電源,第二天上班再插上電源就好,不必再下什 麼 poweroff 或是 init 5 這種指令了。

當然,不需要 fsck 除了資料安全的考量,同時也會讓修復檔案系統的時間變成 0,不然一次不正常重開機之後,常常要做好幾個小時的 fsck ,不然檔案系統就不能用,這誰受得了呀!像 PTT 這兩天硬碟掛了,就貼一個告示

目前尚有一組硬碟檔案系統需要重建,一組未檢查,估計今天晚上(?)會好。

看到這種訊息,幾乎可以猜得出來,要嘛是磁碟陣列裡面在做硬體上的修復、要嘛是在作資料還原、不然就是在作 fsck,這三者都是超級花時間的。ZFS 能把 fsck 的時間降到 0,對使用者來說真是功德無量!在網路上看到有些人認為 ZFS 不是給窮人用的,因為要買很多硬碟,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會說這種話的人只有從 volume management 的角度來講,認為要有很多硬碟才需要用到 volume management。實際上就算只有兩顆硬碟也可以用 ZFS,因為 ZFS 還有 file system 的功能,不用 fsck 與保證資料安全是在硬碟少的時候也很需要的。

當然,ZFS 也不是完美無瑕,現在它最大的問題是還不能當做開機硬碟的檔案系統,這很可惜!Sun 的目標是在下一版的 Solaris 10,也就是 Solaris 10 update 4 裡面加進這個功能,而 Solaris 10 update 4 預計在八月發行,所以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知道這個目標能不能達成了。

當然,很多網站提到 ZFS 都會先講這是一個 128 bit 的檔案系統,可以支援到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檔案系統!有多大?有 288 個 TB 這麼大。這樣說吧,我們電腦裡用的硬碟通常都是都不到 100GB,了不起就是 500GB,就說 500GB 好了,以一個硬碟厚兩公分來計算,把 500GB 的硬碟疊起來,從地球疊到太陽,也不過是 288 個 TB 的九牛一毛而已!只是我自己覺得這個功能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不可能用到這麼大的硬碟容量,事實上就算科技進步得再快,我相信到我死的時候也不會有一顆硬碟可以達到這個容量的。

其實除了 Mac OSX 之外,FreeBSD 和 Linux 也有將 ZFS 移植過去的計劃,相信未來那些系統的使用者在用到 ZFS 的時候,也會像當初的我一樣,有驚艷的感覺。

以下是一些 ZFS 相關的網頁,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ZFS FAQ
ZFS admin guide
Sun CEO: ZFS will be the Leopard filesystem
一些 Apple users 的討論

《动物庄园》

在译言上看到一篇叫《为什么人们管猪叫猪,照着事物的本相》的文章,不是很理解,作者的意思。里面用奥威尔作例子,还提到了他的《动物庄园》的出版经历,我也看不出这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有何意义。

写这一篇的目的是我昨天还看到一条消息:宫奇俊要拍《动物庄园》。消息我没有去证实,我想像不出那会是部什么样的电影,我觉得如果真的拍的话很难成功。不过我还是会看一下。听说以前也有过一部改编自《动物庄园》的动画片,当时在网上没有找到,只在verycd上找到它的英文mp3,这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

等着看吧

再一次修改

看了这篇文章,修改了一下版面,添加了些东西,有空应该修改一下宽度了。可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

2008-12-03

菊花臺

菊花臺 (滿城盡帶黃金甲主題曲)
詞:方文山 曲:周杰倫 歌手:周杰倫

妳的淚光 柔弱中帶傷
慘白的月彎彎 勾住過往
夜 太漫長 凝結成了霜
是誰在閣樓上 冰冷的絕望
雨 輕輕彈 朱紅色的窗
我一生在紙上 被風吹亂
夢 在遠方 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 妳的模樣
菊花殘 滿地傷
妳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妳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Music)
花 已向晚 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 命運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
怕妳上不了岸 一輩子搖晃
誰的江山 馬蹄聲狂亂
我一身的戎裝 呼嘯滄桑
天 微微亮 妳輕聲的嘆
一夜惆悵 如此委婉
菊花殘 滿地傷 妳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妳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菊花殘 滿地傷 妳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妳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这是一首超越《东风破》的歌。

09.2.28Updata:
最近发现网上有一篇叫《〈菊花台〉歌词赏析》的,对《菊花台》做了深入的分析,我转帖到下面,作为一个收藏。原文见这里

这是一首描写外出征战的将军与独自在家守侯的妻子互相思念的一首歌曲,歌词婉转动人,含蓄哀伤,配合JAY独门中国古典曲风,可谓经典歌曲。

古代描写战争之法,大多从侧面描写,而最常见的就是夫妻之间的分离,如唐代有诗〈闺怨〉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也就是说这类离情。然而此一首《菊花台》,视觉之独特,想象之瑰丽,令人叹为观止。
第1段,描绘出一个凄清夜晚,妇人独自登阁楼,人月两相对的场景。而到了第2段,视角一转,变为将军自视,其中含义颇深的“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尤其出采,将体现自我抱负和思念妻子的情感含蓄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同样,第4段的部分,又以一个妻子的视角,担心丈夫此生就此埋没战场,无法回来与她团聚,故有“怕你上不了岸”一说。而第5段又转回丈夫(即这个将军)的视角,说出了内心的担忧,一是担忧自己无法建功立业,二是担忧自己回不了家乡,见不到思念已久的妻子。

这几段都用特殊的手法,变幻妻子与丈夫的视角,不断为我们展现出这样一副情感的画面,而这“哀婉的惆怅”,竟使夫妻共同度过了一个不眠的夜晚。感情表现真挚隽永,回味无穷。不愧是大师级作词人的功底。能以现代白话,写出文言诗歌的味道。


《菊花台》经典句子TOP3:
第3名:“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以拆字的手法,将“愁”字分开来看,而“秋”“心”却恰恰是情景的写照。在古代诗文中,“秋”往往有指盼人团聚,孤单离愁之感,而“心”则恰好是妻子真实的写照,于是情景交融,而又浑然不着痕迹,这句词,堪称佳句。
第2名:“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男人必定要建一番事业,而自古忠孝两难全,思念已久的妻子,和无休止的功名战场,究竟该如何选择?歌词中并未给出答案。联系前句“我一生在纸上”,意指功名就在这战场的指挥图,皇上的升官榜。而后句“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又似指他的梦就是家中的妻子。这种矛盾的心情,由此一句体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妙句。
第1名:“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菊花到了凋谢的时候,自然地落下,任人践踏,而那久未见面的妻子,在这位将军脑海中的模样也已然模糊。菊花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混淆一起,却偏又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堪称绝句。
相关诗词连接:
1.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九月初八,重阳前夜,月上弦。
2.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朱淑真《断肠词集"谒金门》:“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3.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夜未央”典出----《广雅》曰:“央,已也。”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楚辞·离骚》: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楚辞·九歌》:“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文选》:“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 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4.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诗话》:“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太白独而不孤,而此却是茕茕孑立,对影成双,形影相吊,“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涕下”。
5.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评李义山此诗曰:“意悲于迟暮,情动乎桑榆。”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6.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红楼梦"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小小的拆字格,愁为秋心,心为秋愁。
7.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维《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2008-12-02

故乡

歌名-故乡
歌手-罗大佑

故乡春风微微亲像阮爱人的红唇
无看起着漂少年心头一支船
三更半夜起来看埋谁在思念中
月娘光光月娘光光照着阮的故乡

火车走过的田边伊早种蕃薯
行过碰孔行到现在变化的都市
谁人看见蕃薯土地囝子这大
月娘弯弯月娘弯弯顾到无眠的人

故乡那是故乡按怎看拢同款
原那故乡也是故乡
无论按怎拢made in Taiwan
风刮日无怨叹命运才会顺
不管你是为叨来拢同坐一支船

火车走过的田边伊早种蕃薯
行过碰孔行到现在变化的都市
谁人看见蕃薯土地囝子这大
月娘弯弯月娘弯弯顾到无眠的人

故乡那是故乡按怎看拢同款
原那故乡也是故乡
无论按怎拢made in Taiwan
风刮日无怨叹命运才会顺
不管你是为叨来拢同坐一支船

故乡那是故乡按怎看拢同款
原那故乡也是故乡
无论按怎拢made in Taiwan
风刮日无怨叹命运才会顺
不管你是为叨来拢同坐一支船

据说这里罗大佑唯一的一首台语歌,也是他得喜欢的一首歌,但是他写完这首歌后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语,只得不再写了。

2008-12-01

[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他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是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 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 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 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 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教授。1914年,应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亨德里克·安 东·洛伦兹和保耳·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入公开和地下的反战活动。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 实。1916年他预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 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成为激光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1月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 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新建的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不懈的斗 争。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 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从事寻找大统一理论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没有获得成功,现在大统一理 论是理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